
城堡灘生物群群落重建圖(楊定華繪製)

城堡灘生物群中未知軟軀體生物

城堡灘生物中六足類節肢動物

城堡灘生物群具礦化骨骼生物
(神秘的地球uux.cn)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國際科研團隊在英國威爾士中奧陶世地層中發現了一個保存有大量精美軟軀體化石的特異埋藏化石庫,揭示了4.62億年前奧陶紀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麵貌。該生物群中大多數生物體型較小,為早期動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相關成果於2023年5月1日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態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化石是研究地球曆史、生物演化重要的直接證據,特別是保存有軟軀體的生物類群,為了解早期生物的形態和生態群落特征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窗口,該類型生物群被稱為“特異埋藏化石庫”。1909年,美國古生物學家沃爾科特(Walcott C. D.)教授在加拿大西南部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的中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岩中發現過此類化石生物群,稱之為“布爾吉斯頁岩型”動物群(Burgess Shale-type, BST)。此前這類保存完好的“布爾吉斯頁岩型”化石庫通常限於寒武紀,而在年代更新的奧陶紀地層中鮮有發現。
此次,由南京古生物所外籍科學家Joseph P. Botting、副研究員馬俊業與研究員張元動等組織的國際科研團隊發現的“布爾吉斯頁岩型”特異埋藏化石庫--城堡灘生物群(Castle Bank fauna)位於英國威爾士中部城堡灘采石場。該地區在奧陶紀時期位於阿瓦隆尼亞(Avalonia)大陸板塊,處在南半球溫帶地區。該生物群地層上部主要由筆石泥岩組成,含火山灰紋層和較厚的凝灰岩互層。通過對筆石(包括Didymograptus murchisoni和Diplograptus foliaceus)生物地層的研究,表明城堡灘生物群的時代為中奧陶世達瑞威爾期,距今約4.62億年。
目前為止,城堡灘生物群已發現有170多種生物,涵蓋海綿動物、刺細胞動物,棘皮動物、脊索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星蟲類、曳鰓動物、苔蘚動物、環節動物、腕足動物等多個動物門類。其中,海綿動物最為豐富,約40種。許多化石保存著軟組織,如消化係統和神經組織如眼睛、視神經和大腦等。另外,該生物群中大多數生物體型較小(1-5毫米長),為早期動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值得進一步研究。
通過與已發表的早奧陶世“布爾吉斯頁岩型”動物群,如摩洛哥Fezouata生物群和威爾士Afon Gam生物群等的對比,研究認為無論是從總體生物還是軟軀體生物方麵,城堡灘動物群都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城堡灘動物群既包括了寒武紀生物群的典型類群,如捕食型生物似歐巴賓海蠍節肢動物,也含有豐富的古生代濾食性的新生類型,如腕足、筆石以及苔蘚蟲等。
因此,城堡灘動物群不僅提供了海洋動物群由寒武紀生物群向古生代生物群演變的新視角,也揭示了海洋生態平衡係統從寒武紀捕食型主導向古生代濾食性動物主導類型轉變的新階段。
該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等項目支持。(原標題:威爾士特異埋藏動物群見證寒武紀動物群向古生代動物群演變)
論文相關信息:Botting*, J. P., Muir, L. A., Pates, P., McCobb, L. M. E., Wallet, E., Willman, S., Zhang,Y. D., and Ma*, J. Y. A Middle Ordovician Burgess Shale-type fauna from Castle Bank, Wales (UK).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3-02038-4.
(责任编辑:武隆縣)